李佳琦悖论
「当知道一件事比装作不知道一件事的难度更大时,犯错几乎就变得不可避免。」
昌西 | 2022.06.09
中国网络防火墙控制范围内,每年的6月4日可谓是网信、国安等维稳部门最为敏感的日子。围绕6月4日前后数日,防火墙内用户本已有限的权益被进一步压缩。
除去日常已有的针对发布内容的审查、对用户IP地址的披露等等限制性措施以外,在“六四敏感时期”期间,用户甚至不能够在部分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上更换自己的头像。通常,各家互联网平台以及政府部门还会在这一时段加紧线上与线下的审核,确保“万无一失”。
这一系列线上线下的举措,其本质目的是在中国政府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消灭一切对“六四事件”的讨论与悼念。但即使是在这般严防死守的背景下,依然不时会出现有人有意或无意“冲塔”的情况。在6月3日晚间的购物直播当中,知名带货主播李佳琦的直播画面中,突然出现了坦克形状的冰淇淋蛋糕,其直播因此立刻中断。截至6月8日,李佳琦依然没能复播,在淘宝上他的名字仍处于搜索无结果的状态。
由于“坦克人”影像画面的存在,坦克一词同样成为了中国政府针对六四事件的“敏感词汇”。坦克蛋糕在这样的时段出现,无疑为负责审核李佳琦直播的平台带来了巨大负担。在微博上,李佳琦当晚对外宣称“内部设备故障无法继续直播”,并且之后再没有发任何一条新的微博。
▲ 1989年6月5日,王维林在北京长安街上阻挡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车队前进。图:Bettmann/Getty Images
无知的代价
回顾过往李佳琦的做法,这次的直播行为显然不可能是有意为之。在他过往的社交媒体言论当中,并没有出现过反抗威权、崇尚公民自由等话语,更不用说会提到“六四”这类政治禁忌。相反,李佳琦过往在直播行业的成功,也使得自己或主动或被动与中国体制牢牢绑在了一起。
据央广网报导,担任上海市青联委员的李佳琦获得了上海市共青团颁发的2020年度青年五四奖章。在新华网转载《羊城晚报》的评论稿件中,提到李佳琦于2020年6月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落户上海,并将其树立成为上海包容性的典型。人民网转载上观新闻的评论稿件当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正面态度。对于落户上海一事,李佳琦表示:“很感激,希望能为上海直播事业做贡献。”2021年10月,李佳琦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向上向善好青年”。另根据凤凰网在2021年11月8日的报导,李佳琦成为上海浦东新区的人大代表候选人。
从政治层面来说,李佳琦不仅为“上海直播事业做贡献”,而且也通过直播事业为中国政府意图推进的政策与事件做贡献。据观察者网2021年11月7日引述《每日经济新闻》报导称,李佳琦与央视记者王冰冰一同在推销阿富汗松子,将12万罐松子销售一空。而这一行动的背景,是中国向夺取阿富汗政权的塔利班武装组织示好的一部分。
而在更早的2021年3月,李佳琦曾在微博中发表过“支持新疆棉花”的表态,并且参与了名为“新疆助农公益直播”的活动。而这一事件的背景,是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出现的,针对西方指控新疆棉花涉及强迫劳动予以回应的“我支持新疆棉花”微博话题。
不过,这位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直播带货博主,目前却面临一键清零的窘境。从事件发生的前后细节来看,这更像是一次对于过往历史毫不知情而导致的职业生涯翻车事件。
事件发生后,人们或许会好奇李佳琦的未来将会如何,在行业人设方面,倒是可以参考曾经与李佳琦齐名的知名主播薇娅。在2021年12月因被指控逃税被重罚13.41亿元人民币的薇娅自2021年12月19日起就处于被封杀状态,至今没能复原。直到2022年5月,原薇娅的助播才将原本的资源重新整合,离开了淘宝直播,转入抖音重新直播,但自始至终,薇娅再无露面,其个人形象彻底从中国互联网上消失。
不过和李佳琦团队经历最像的,其实是当年在共享单车领域曾经与ofo、摩拜三足鼎立的小蓝单车(BlueGoGo)。在2017年6月3日到6月4日,小蓝单车与掌游天下联合推出名为“王牌大作战”的推广活动。该活动鼓励用户寻找带有坦克标示的单车骑行。而在小蓝单车的手机应用上,随即出现了在长安街上排列的“一排排坦克”。这一推广活动在上线数小时后便全面下架,根据中国科技媒体品玩的存档报导称,6月事发之后确有警察进入小蓝单车内部调查,而小蓝单车自此进入静默反省期。更直接的结果是2017年11月,在缺乏后续融资的背景下,小蓝单车CEO跑路,公司也随后倒闭,交给滴滴托管收购,至此,距离坦克车推广事件爆发仅隔五个月。
▲ 2018年1月3日,上海,美容博主李佳琦在淘宝上直播时涂口红。图:VCG via Getty Images
无孔不入的政治
在李佳琦直播事件发生后,《华尔街日报》提到中国审查部门的行为开始让李佳琦的粉丝探究六四事件,反而让一部分人了解了这段历史。而李佳琦的粉丝群体又颇具有代表性,他们代表著18-35岁年轻世代,具有一定的可支配财产与购买力,用网络流行语来说,他们是最有资格在当下的中国“岁月静好”的人群。
但即使对于这些“岁月静好”的人群来说,他们的认知范围内也在填充进越来越多的政治内容,这其中不仅仅有例如“支持香港警察”、“支持新疆棉”、“枪击美利坚”、“收留乌克兰美女”等等符合中国政府认定的利益相关话语,也有随著政治态势越来越极权的大背景下,被划出的更多的政治禁区。但这些禁忌范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实则是通过经验、经历,以及对非公开历史的理解编辑汇总而成。
当然,令人最为诧异的,莫过于一个售卖消费品的网络主播,最终居然是因为涉及政治禁区而造成自身事业的中止。在事件发生后,有一部分人嘲讽李佳琦此前的“支持新疆棉”、“五四青年奖章”等等与公权力谄媚的行为遭遇“铁拳现世报”,但对于仍处于中国的普罗大众而言,李佳琦的案例代表了中国政府公权力的政治红线频繁化与随机化的趋势。
这些无孔不入的政治要求与禁区,实际上也分成了“明”与“暗”两层。以李佳琦所参与过的事件为例:在明面上,他需要支持新疆棉,需要配合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售卖阿富汗松子。由于他的影响力,其也成为了共青团中央、上海市政府等公权力机构拉拢争取树立正面典型的对象。这些在“明处”参与政治的行动,亦或是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路径,亦或是在政府部门裹挟下无奈做出的维系生存的行为。
但在“明”处的贡献,并不能抵销其在面对“暗”政治时因为无知而触犯禁区的惩罚。至于个人如何去了解这些禁区,却又没有明确的官方答案。显然,“暗”历史在课本中、在防火墙内并不存在,而个人未经授权使用VPN翻墙,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违法行为。
对于李佳琦和更多需要依靠中国客户群体的本土商人来说,他们与“明处”政治的交集可谓已经无法避免,同时,接触这些明面上的政治行动,其本质是为了规避陷入任何“禁区政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对于阴暗面的避而不谈,以及不知所谓,却在诸如现在的关键时刻害苦了自己。
▲ 2021年1月5日,上海 ,人们走过直播主持人李佳琦的广告。摄:VCG via Getty Images
过于成功的审查
在李佳琦出事后,社交媒体上有人调侃了一条悖论:“如果一个人不想触碰政治禁区,那么他必须了解所有政治禁区。”而在这句话背后的事实则是,了解政治禁区的行为本身就是反体制的。
显然,李佳琦恰好卡在了这一悖论当中。他被封禁的个人命运,还得到了包括BBC、彭博社、CNN等世界知名媒体的关注。用疯狂捍卫中国现有政治制度和政府的话语体系来讲,即使是被封杀,李佳琦的所作所为也成为了为“境外势力递刀子”的行径。而从这件事情的影响力来看,这要比递刀子的危害大得多。
但真正造成李佳琦翻车事件的原因,却是过于成功的审查与宣传制度:由于对六四事件的线上线下的成功封锁,使得例如李佳琦这样的高中学历直播网红没有渠道了解这一政治禁区,更无从去规避自己并不知道的雷区。
在2019年6月4日,六四事件三十周年的契机,澳大利亚媒体ABC记者曾在街头随机采访中国当代青年人,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六四事件或者是见过那张知名的坦克人图片。在镜头记录下,多数受访者避而不谈,快速逃开,亦有受访者表示不知道这起事件。在中国境内进行此类采访的做法引起了关于新闻伦理的争议,但这段影片却体现出了中国政府针对六四事件的压制、封锁,以及对民众的威慑十分成功。
从本质上讲,今天的中国政治出现了一层围绕著禁忌话题的悖论:政治红线禁止所有人讨论那些被认定为是禁忌的话题。但由于这些话题的禁忌性,大多数人又无从得知这些话题,更无从得知何谓禁忌。对于大部分未接触过这些知识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如同行走在一片没有任何标记的雷场,或许下一步就会踩到致命的地雷,遭到不可逆的打击。
在如此逼仄的政治环境下,想尽办法了解这些“阴暗知识”,同时又对公共事务沉默不言,或许成为了在无能力反抗威权体制下,大部分人无奈的最优解决方案。只是李佳琦的遭遇,象征著这种方案也变得越来越不可行,因为当知道一件事比装作不知道一件事的难度更大时,犯错几乎就变得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剩下这个错误会不会轮到自己头上。